健康指南

健康科普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指南 > 健康科普
快来领取你的"职场健康防坑指南"~
2025年04月25日 作者:凤台县人民医院 来源:健康安徽 阅读量: 打印本页
2025年4月25日-5月1日
是第23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宣传周
今年活动主题是
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

图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疾控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对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包括12大类135种职业病(包括4项开放性条款),将于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目录》新增的2个职业病类别: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

每个类别分别新增1种职业病。

腕管综合征,主要影响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

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影响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


另外将原其他职业病类别中的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调整至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为保持职业病归类的统一性,将原职业性眼病类别中的放射性白内障单列,并调整至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类别;将原职业性化学中毒类别中的铀及其化合物中毒调整至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类别。




01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俗称鼠标手是由各种急性或慢性原因引起的腕管内压力升高,进而使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压迫产生的症状或体征。由于手和腕长期过度使用,可能会引发慢性炎症损伤,导致腕管这个神经、肌腱等组织经过的“隧道”相对变窄,神经被卡住发炎,从而出现腕部疼痛、手指麻木和无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1accd0d88bc1cd4190d9b86028c5b28b.png

虽然此次修订“腕管综合征”职业病认定仅限于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但是目前不少职场打工人深受此病困扰。


如何预防


一、工作环境与姿势调整

键盘与鼠标高度调整至与肘部持平(桌面高度=坐姿肘高±2cm)

手腕维持中立位(背伸0°-15°),使用垂直鼠标或记忆棉腕托分散压力。

避免腕部接触硬物边缘>15分钟,建议使用弧形腕枕。


二、定时休息与手部活动

每20分钟执行20秒手部放松运动(握拳-伸展循环×5次)

每小时进行手腕六向运动(屈/伸/桡偏/尺偏/旋前/旋后)

每2小时离位活动>5分钟


三、使用辅助工具

夜间固定:定制腕手矫形器保持腕中立位(背伸0°-10°)、避免睡眠时屈腕>30°。

工作防护:使用凝胶腕垫(厚度≥1cm)或气动鼠标垫、接触振动工具时佩戴防振手套。


四、生活习惯与健康管理

1.代谢调控: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7%(糖尿病患者)

甲状腺功能异常者TSH维持正常范围

2.体重干预:

BMI>25者建议减重5%-10%

孕期体重增长控制<12kg

3.环境适应:

环境温度<18℃时佩戴保暖手套

湿度控制40%-60%


五、危险动作规避

减少长时间使用手机、拧毛巾、提重物等重复性动作,必要时使用电动工具替代。

图片



02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e stress disorder,PTSD)是创伤后的一种不良应激反应,发生率较高可导致严重后果。

主要症状表现为创伤再体验、警觉性增高以及回避或麻木这三组典型特征。此外,PTSD患者常伴有其他症状,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转变、分离症状、人际关系变化,甚至可能出现人格改变、抑郁情绪、药物滥用等问题,少数患者还会有自伤、自杀行为。

PTSD发病率较高且危害严重。其治疗方式涵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需依据PTSD不同的发病机制科学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这对提升PTSD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图片


03
职业紧张

职业紧张(Occupational Stress)是指职业环境中因工作要求与个人能力、资源或期望不匹配而引发的心理、生理及行为综合反应。其核心本质在于压力源的长期性或高强度性,这些压力源可能包括工作负荷过重、职责界定模糊、人际关系冲突以及自主决策权缺失等。

当职业压力持续累积且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时,便会转化为职业紧张,进而对个体健康及职业效能产生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心理层面的焦虑情绪与职业倦怠,生理层面的心身疾病(如心血管问题、代谢综合征等),以及工作效率下降和缺勤率上升等职业效能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职业紧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其引发的劳动力损失在职业相关疾病负担中排名前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方面压力的增加,职业紧张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关注劳动者职业健康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愈发突出。




如何预防


一、压力管理技能

时间管理:使用优先级矩阵(如艾森豪威尔矩阵)区分任务轻重缓急,避免拖延。

放松训练:每日进行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或冥想。

认知调整:识别并修正非理性信念(如“我必须做到完美”),培养成长型思维。


二、健康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如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建立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培养兴趣爱好释放压力。


三、主动寻求支持

与同事或上级沟通工作困难,加入职业互助小组;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来源:健康安徽